实时讯息

【写给英雄城的一封信】 风起处,见英雄

时间:2025-08-10 14:32:00   阅读:0
内容摘要:  亲爱的南昌:  见字如晤。  站在滕王阁的回廊上,看赣江的风掀起衣角,刹那间,心中涌起一股冲动,决定提笔给您写封信。  这风,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时光信使,承载着数不清的故事。它曾拂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那里,步枪扳机扣动时的震颤,仿佛仍在空气中回荡;它也曾溜进万寿宫的巷弄,将瓦罐汤冒出的腾腾热气

  亲爱的南昌:

  见字如晤。

  站在滕王阁的回廊上,看赣江的风掀起衣角,刹那间,心中涌起一股冲动,决定提笔给您写封信。

  这风,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时光信使,承载着数不清的故事。它曾拂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那里,步枪扳机扣动时的震颤,仿佛仍在空气中回荡;它也曾溜进万寿宫的巷弄,将瓦罐汤冒出的腾腾热气,飘散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暮色笼罩之际,这风又穿梭于红谷滩绚烂的霓虹与绳金塔清脆的铜铃之间,交织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奇妙回响。

  南昌,您是座“英雄城”。在我眼中,您,更像是一股鲜活的力量,流淌在街巷肌理里的脉搏,一呼一吸间,都是新旧共生的蓬勃生命力,令人心潮澎湃。

  记得第一次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看到序厅正中的《石破天惊》雕塑,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紧紧握着一支指向苍穹的步枪,我下意识地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这跨越百年的庄严。讲解员娓娓道来:“1927年8月1日,就是这声枪响划破了夜幕……”馆外的阳光正烈,像极了当年那束刺破黑暗的曙光。沿街的香樟树冠浓密,蝉鸣在叶间此起彼伏,恍惚间竟与纪念馆内泛黄照片里的硝烟声重叠。风吹来,带着历史的温度,也带着新时代的气息。我忽然懂了,您把最烈的枪声,酿成了最暖的人间烟火,诉说着一个民族从觉醒到强大的故事。

  您总把温柔藏在硬朗的骨血之中。青山湖畔的树木绿了又黄,岸边的长椅上,老人正绘声绘色地给孙辈讲您的“红色”故事,脚步缓缓碾过落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和不远处八一体育场的欢呼声融在一起。梅岭的云雾是被风梳开的,它们记得当年是怎样托着战士们的脚步,在荆棘丛里开出一条路来。最市井的巷弄里,也藏着英雄的注脚:系马桩的炒粉摊前,老板掂锅的手臂遒劲有力,动作娴熟流畅,红红的辣椒像当年的映山红一样,在老板娘眼角的笑纹里轻轻颤。

  这些年,我有幸见证着您不断发展变化,将英雄的底色渲染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色彩。开发区的现代化厂房里,无人机正掠过智能生产线,那些曾用来制造枪炮的工业基因,如今化作了芯片上的电路;瑶湖的高校城里,晚风总爱趴在实验室的窗沿,看灯光亮到深夜,年轻学子们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刻苦钻研,他们手中探索的,是新时代的 “枪杆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当风拂过滕王阁的飞檐,屏幕扫过“元宇宙AR导览”的二维码,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就从屏幕里跃出来,让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然而,最让我心动不已的,还是您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寻常日子。清晨,早餐摊的阿姨掀开蒸笼,白糖发糕的甜香顺着风的气息弥漫开来,漫过街角;万寿宫的老木匠,正把滕王阁的纹样刻在木梳上,旁边的年轻学徒用3D打印机复刻着同款图案,师徒俩偶尔的交谈声和爽朗的笑声,惊飞了檐角停歇的鸟儿;秋水广场的音乐喷泉升起时,水柱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老人举着手机,兴奋地给远方的子女直播,水幕上闪过的“南昌欢迎你”几个大字,既有着老城墙沉淀千年的厚重底蕴,又展现出新都市开放包容的敞亮胸怀。

  风,又一次轻轻吹起,卷着滕王阁的铜铃声声作响,清脆悦耳,仿佛在急切地催促我,快将这封信寄出。其实,又何须寄出呢?因为南昌,您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水、每一缕风都是邮戳,它们会带着您独有的气息,将这封信传递到每一个热爱您的人的心中。

  亲爱的南昌,愿您永远带着英雄的赤诚,在岁月里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莫崎逡

  2025年8月9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爱最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