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历时三年,巴蜀讲坛 “先秦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收官

时间:2025-05-19 13:48:00   阅读:0
内容摘要:川观新闻记者 丛雨萌5月18日,“‘先秦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收官之作——第六十四讲:余论”在四川省图书馆第一学术报告厅开讲,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炎平就“王安石的忧伤与孔子的大同理想”这一主题展开讲座。本次讲座是 “先秦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的收官之作。王炎平所讲《先秦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自202

川观新闻记者 丛雨萌

5月18日,“‘先秦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收官之作——第六十四讲:余论”在四川省图书馆第一学术报告厅开讲,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炎平就“王安石的忧伤与孔子的大同理想”这一主题展开讲座。

本次讲座是 “先秦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的收官之作。王炎平所讲《先秦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自2022年开始至今已持续三年。讲座共64讲,分为“历史部分”和“文化部分”,从孔子到董仲舒,在领略先秦历史演进大势及先秦文化之精神的同时,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了周秦之变时期的诸子文化。

王炎平在讲坛现场

讲座现场,王炎平以王安石“桃源行”中的诗词“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为中心,展开讲述了宋代王安石的“忧伤”之处,他以秦末战乱为例,反思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时代变迁,并以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的“天下大同”为例,细究道德价值秩序与社会秩序的思考与关切。

“作为四川省图书馆‘专家驻馆’模式的创新实践,我们自2022年起打造《先秦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实现了从资源供给到知识引领的服务升级,为全民阅读注入了新的文化动能。”四川省图书馆馆长王龙表示,该系列既是对先秦思想遗产的系统回望,更搭建起与读者的对话平台。

四川省图书馆向王炎平(右)颁发“巴蜀讲坛”终身荣誉讲席证书

读者王蓓蓓告诉记者,她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持续参加讲座,惊叹于王炎平老师的博闻强识,“当时正处于人生困惑的阶段,通过讲座感受到古老的东方智慧和当今的人类命运,让我可以在历史中寻找人生答案。”

本次系列讲座收官后,四川省图书馆将持续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研讨系列”川图读者沙龙,围绕“先秦经学、诸子文化、先秦文学”等内容展开,以读者为主体,分享学习心得与见解。与此同时,《唐诗宋词中的哲思与情怀系列讲座》《文学与茶系列讲座》《苏东坡系列讲座》《科幻世界系列讲座》等讲座也在四川省图书馆同步进行。

四川省图书馆供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爱最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