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5日,被英伟达称为机器人“新大脑”的Thor芯片,以开发者套件的形式正式发售,售价为3499美元(约2.5万元人民币)。这款芯片旨在支撑具身智能机器人与物理世界进行实时、智能的交互。
“机器人需要丰富的传感器数据和低延迟的 AI 处理来支撑实时运行,这必须依靠强大的AI算力和内存来并行处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英伟达表示。
具身智能机器人面临的算力不足问题已引发业内关注。英伟达上一代Orin芯片被众多机器人厂商使用,但其最高算力仅为275Tops(每秒275万亿次运算)。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如果机器人在场景中自主运行,这一算力规模远远不够。
官方数据显示,基于Blackwell架构GPU的新一代Thor芯片,在FP4精度下提供高达2070 TFLOPS(每秒2070万亿次浮点计算)的峰值算力,比上一代Orin芯片提升了7.5倍,能效(单位功耗下的算力输出)提升3.5倍。此外,其CPU性能比上代提升了3.1倍,内存128GB,提升了2倍。

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图:英伟达
英伟达称,芯片性能的提升,让机器人能处理大量传感器数据,并在边缘侧实时运行机器人AI模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云端算力的依赖。“Thor芯片为人形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手术辅助机器人等高性能物理AI应用提供了非常关键的实时推理能力”。
英伟达介绍,波士顿动力、Figure AI等国外知名机器人公司,以及优必选、银河通用、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等国内厂商已率先部署了Thor芯片。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英伟达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Thor芯片可以给机器人带来更强的敏捷性、更快的决策制定以及更高的自主水平,这对于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导航与交互至关重要。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看好机器人成为下一波AI浪潮,但其公司并不直接下场研发人形机器人,仍然扮演“卖铲人”的角色。除了专为机器人打造的计算芯片硬件,英伟达还提供多款软件平台,如机器人基础模型Isaac GR00T、机器人仿真开发平台Isaac Sim等。
自2014年以来,英伟达快速绑定机器人领域的开发者。公司8月25日披露,目前已经有超过200万开发者加入英伟达机器人技术生态,覆盖制造业、食品配送、农业、医疗健康、设施维护等众多行业。
不过,机器人业务当前在英伟达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依然微乎其微。根据5月下旬发布的公司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机器人和汽车业务被合并为一项,其总体收入为5.67亿美元,在整体营收的占比仅约为1.29%,但增速显著,同比增长72%。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