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扎根黑水沃土 书写青春答卷——记“三支一扶”青年刘朝栋的基层奋斗之路

时间:2025-05-07 21:06:00   阅读:0
内容摘要:“刘同志,我家这个助孕补贴到底咋申请?”近日,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便民服务中心,一位村民攥着宣传手册焦急询问。26岁的“三支一扶”志愿者刘朝栋迅速放下手头工作,从政策条款到申报流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这样的场景,在他扎根基层的500多个日夜中,已成为工作常态。工作中的刘朝栋。2023年9

“刘同志,我家这个助孕补贴到底咋申请?”近日,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便民服务中心,一位村民攥着宣传手册焦急询问。26岁的“三支一扶”志愿者刘朝栋迅速放下手头工作,从政策条款到申报流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这样的场景,在他扎根基层的500多个日夜中,已成为工作常态。

工作中的刘朝栋。

2023年9月,怀揣着“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刘朝栋加入贵州“三支一扶”计划,来到黑水镇。彼时,镇计生站人手严重短缺,他主动挑起大梁。面对堆积如山的奖励扶助信息表,刘朝栋常常加班至深夜,反复核对每一个数据。

在“生育关怀·助孕工程”政策宣传中,部分群众因不了解治疗流程产生抵触情绪。他走遍全镇12个村寨,带着案例资料和宣传手册,一户户走访、面对面讲解。黑水村村民张大姐因不孕多年愁眉不展,在刘朝栋的帮助下成功申请到助孕补贴,如今已怀有身孕。“多亏了小刘,让我看到了希望。”张大姐感激地说。

工作中的刘朝栋。

除了计生工作,刘朝栋还主动参与农业综合服务。在丈量种粮面积的日子里,他顶着烈日,手握奥维地图,穿梭在田间地头。第一次丈量时,由于经验不足,数据出现偏差,他毫不犹豫重新测量。“农业数据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确保精准。”刘朝栋说。在产业验收工作中,他见证了黑水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黑水镇近年来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每一次验收,他都严格把关,确保产业发展质量。

耕地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刘朝栋与自然资源所的同事们走遍全镇16个村庄,逐一核实耕地保护图斑。在一次巡查中,他们发现一处疑似违规建房的情况,立即展开调查。面对当事人的不理解,刘朝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成功制止了违规行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容不得丝毫懈怠。”刘朝栋坚定地说。

基层事项清单专班成立后,刘朝栋主动请缨。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资料和错综复杂的流程,他创新工作方法,用思维导图理清业务脉络,以表格形式标注关键节点,将原本零散琐碎的事项分类归档。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全镇基层事项清单顺利完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刘特别爱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虚心请教。”黑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强说。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刘朝栋坚持每天学习政策法规,通过官方文件、新闻报道、政策解读视频等多种渠道,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在一次产业验收工作中,面对复杂的验收标准,正是同事的悉心指导,让他迅速掌握要领,顺利完成任务。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独当一面的基层工作者,刘朝栋用行动诠释着“三支一扶”的深刻内涵。在他看来,基层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但这里有最质朴的乡亲,有最广阔的舞台。“我将继续以梦为马,在基层这片沃土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刘朝栋坚定地说。

如今,在黑水镇的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依然能看到刘朝栋忙碌的身影。他的故事,是无数“三支一扶”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缩影,也为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树立了榜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施平

一审 田勇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爱最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