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时隔5年缅甸斑羚再现哀牢山 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时间:2025-07-08 16:18:00   阅读:0
内容摘要:据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7月8日消息,近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缅甸斑羚的活动影像,这是保护区继2020年6月首次拍摄到其活动影像以来,时隔5年再次拍摄到其活动踪迹。缅甸斑羚生性机敏,行动隐秘,属于晨昏性动物,善跳跃与峭壁行走,对栖息地的原生性和联通性要求极

据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7月8日消息,近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缅甸斑羚的活动影像,这是保护区继2020年6月首次拍摄到其活动影像以来,时隔5年再次拍摄到其活动踪迹。

缅甸斑羚生性机敏,行动隐秘,属于晨昏性动物,善跳跃与峭壁行走,对栖息地的原生性和联通性要求极高,堪称“山林中的隐士”。2017年以来,保护区楚雄管护局陆续建设28条野生动物标准化监测样线,2020年以来,按照公里网格红外相机布设原则在辖区范围内先后布设310台红外相机开展监测调查工作,累计收集超过5万份有效视频(照片)数据。工作人员每季度开展常规野生动植物监测调查,监测范围覆盖整个辖区。但是在如此高密度、长时间、系统性的监测调查下,5年间,辖区内都没有发现过缅甸斑羚的影像和可靠踪迹,说明缅甸斑羚种群活动的高度隐秘性和其对核心栖息地的严格依赖。本次记录为研究缅甸斑羚在哀牢山保护区楚雄州辖区的种群活动范围、活动规律、栖息地需求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样本。

缅甸斑羚(拉丁名:Naemorhedus evansi)属牛科斑羚属,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约50~100厘米,肩高50~70厘米,体重20~30公斤。‌毛色夏季呈浅褐色或棕色,冬季转为棕灰色,背部具黑褐色纵纹从颈部延伸至尾部;雌雄均具中空不分叉的短角,雄性角长约15厘米,雌性约10厘米;‌四肢粗短强健,蹄部宽厚,适应悬崖攀爬。‌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及中南半岛北部,常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陡坡。纯植食性,季节食谱差异显著:春季以苔草为主,夏季取食灌木嫩叶,秋冬季主要以干草与树木嫩枝为食。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爱最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4